“鹽堿稻(海水稻)創新中心”(簡稱“堿稻中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和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堿稻中心旨在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技術、人才、科技資源等優勢,利用中農海稻公司資金、平臺和渠道等優勢,圍繞國家耐鹽堿稻(海水稻)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開展聯合攻關;圍繞耐鹽堿稻(海水稻)的功能基因挖掘、產品定向研發、專用品種選育、技術體系建設及鹽堿地生態修復等專業方向,構建國家級產學研平臺,為我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耐鹽堿稻(海水稻)產業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產業支撐。
堿稻中心由中國水稻育種泰斗、中國科學院謝華安院士擔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耐鹽堿稻(海水稻)資源庫建立與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耐鹽堿稻(海水稻)分子育種、耐鹽堿稻(海水稻)土壤改良與生態修復研究、耐鹽堿稻(海水稻)功能產品創制研究等。
“鹽堿稻(海水稻)創新中心”的成立,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將極大推進耐鹽堿稻(海水稻)產業和鹽堿地生態修復產業的技術躍升和跨越式發展。
“功能食品研究院”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和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肮δ苁称费芯吭骸敝荚谝劳兄袊r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技術、人才、科技資源等優勢,利用中農海稻公司資金、平臺和渠道等優勢,圍繞功能食品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開展聯合攻關。
利用功能性海水稻品種的優勢,研發適宜糖尿病高血壓等特定人群食用的專用功能稻米及健康功能食品。通過基因測序技術,建立標準的人體代謝組學和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模型,通過檢測小分子代謝物和腸道微生物變化,為消費者提供量身定制的營養建議和特色的功能化個性食品。
與藥企合作開展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研發。
通過現代分子生物學育種技術,致力于創制喀什地區適生的水稻、草稻等高抗性耐鹽堿水稻新品種,打造我國西部地區首家糧食、飼草、生態三合一鹽堿稻技術創新中心,探索我國西部鹽堿地荒漠區生態修復、中低產鹽堿地土壤改良及生態友好型產業發展新模式。
結合鹽堿稻、草稻推廣,建立鹽堿稻、草稻生態產業示范園,包括鹽堿稻、草稻加工區和鹽堿地種植與生態修復示范區。進行鹽堿稻、弱堿米、草稻等加工、貯藏、物流和互聯網營銷,打造具有深圳和新疆地域特征、具有鹽堿稻產品特色的高端產業集聚基地,為喀什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特色牧草產業和生態友好型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模式示范和產業支撐。
以國家糧食局《大力推進糧食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綱領,以《深圳市糧食儲備管理暫行辦法》為準則,依托《關于構建深圳市高標準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實施方案》,打造技術領先的智慧糧庫。
“深圳七天應急倉” 集成最先進的稻米儲藏技術、保鮮技術,運用5G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最新信息化技術,以中農海稻自身成品糧倉儲規模為依托,實施100萬盒/日包裝鮮米飯、100噸/日海水稻加工廠及功能米綜合交易中心,將深圳七天應急即食米飯儲備倉建設成集倉儲、加工、貿易、研發及科譜教育等一體化的海水稻智慧糧庫,打造糧食儲藏標桿示范項目。
研發中心:深圳市大鵬新區鵬飛路7號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
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10926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