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疆設立了兩個實驗基地,共50畝,分別為:在喀什帕鄉建立的海水稻基地(為新疆第一個海水稻實驗基地)和在伯鄉的深喀現代農業示范園。
帕鄉自古以來就是種植水稻的“風水寶地”,擁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被稱為“塞外稻米之鄉”。
新疆喀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種植條件。地處克孜勒蘇河和臺里維曲克河之間的喀什,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291.4米,地處溫帶,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更擁有200天以上的超長無霜期。喀什的年日照時長長達2652h,豐富的光熱資源使得水稻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口感香甜。
圖1 帕鄉地理圖
帕哈太克里鄉(帕鄉)不僅是“塞外稻米之鄉”,更是“詩意之鄉”。帕鄉在維語中意為水鳥棲息的地方。喀什的帕鄉,毗鄰昆侖山,是高原山川庇護下的一片純凈之地。昆侖山冰雪融水形成的紅河、伽師河兩大水系,泉水豐沛,四季長流,是灌溉水稻的主要水源。中農海稻公司在帕鄉的海水稻種植基地就依靠昆侖山的純凈冰雪融水灌溉,優質的水源造就了海水稻稻米獨一無二的風味。
圖2 昆侖山
圖3 被閑置的鹽堿地
土壤條件也是成就水稻品質的重要因素。由于常規水稻品種生長條件的限制,當地的普通水稻只能生長在常規土壤中,大量的高原鹽堿地被閑置。喀什的高原鹽堿地由于甚少開發,土壤純凈無污染。
中農海稻公司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科研力量的支持下,利用遺傳育種技術,選育出能在鹽堿地種植生長的海水稻品種。即使是在喀什的重度鹽堿地,依然能夠依靠自然生長,且畝產量高于當地常規水稻30%左右,平均產量可達400-500公斤。
圖4 喀什海水稻
在新疆喀什生產的海水稻名稱為“帕鄉水鳥”弱堿米,屬于粳米,品種為海稻12號。新疆喀什優良的地理位置使“帕鄉水鳥”弱堿米的營養成分比普通大米更為豐富,富含鋅、鐵、鈣、鉀等十幾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屬于高品質原生態天然大米。
在喀什種植海水稻還具有扶貧的重大意義。中農海稻公司建立了喀什市中農海稻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授之以漁”切切實實地為鹽堿地的貧困戶增收致富。據專家現場測算:“每畝至少可為農戶增收500元,只要種上四五畝,就能讓一戶農戶實現脫貧。”中農海稻公司的海水稻項目還被列為深圳援疆項目,《新聞聯播》、《中國新聞》等多家媒體爭相報道。
研發中心:深圳市大鵬新區鵬飛路7號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
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1092627號